优秀课程思政案例示范—临床心理学及见习
为贯彻实施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推进华北理 工大学课程思政建设,提高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学校将于即日起通过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公众号推送课程思政系列优秀案例。
小编将从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课程思政案例内容、思政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设计四方面介绍每门课程思政优秀案例,文末还将展示该优秀案例的教学视频。希望通过系列优秀案例分享,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优化课程教学设计、创新课程教学载体,提高课程思政建设水平,实现思政元素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 危机干预原则 ☆
01
教师简介
彭焱,女,讲师。心理与精神卫生学院精神医学专业教师。主讲临床心理学及见习课程。主持和参研8项省市级科研项目和教改项目。
课程简介
01
《临床心理学及见习》课程是精神医学专业本科一年级开设的必修课程,也是精神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作为精神医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课程,“两条腿走路”培养模式的重要体现,《临床心理学及见习》起到了用心理学专业知识、专业思维、专业伦理更好的适应临床精神科工作,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作用。
本课程按照“以学定教,以论深教,以教促学,以练帮学”的教学步骤进行。通过案例法、讲授法、探究-翻转、角色扮演法、体验感受法、讨论探究、分析论述等教学形式,讲授临床访谈与评估、心理评估及其工具、心理治疗理论及技术、应激与心身疾病、危机干预、医患心理与医患关系、心理康复与临终关怀等。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临床心理学基本知识和理论,能够独立完成临床访谈,能够熟练使用常用心理测验工具,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心理治疗理论和技术为相关人群提供心理援助,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学习可以更好地提高医学生人文意识和素养,促进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
一、教学目标
(一). 本讲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通过使学生理解新冠肺炎疫情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的生命价值、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思政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危机及危机干预的概念(教学目标),使学生树立正确生命价值观、培养人文素养。
2.通过使学生体验爱国主义、中国立场和时代担当(思政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危机干预原则(教学目标),培养学审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坚定学习临床心理学知识技能的决心,坚定成为精神科医生及心理治疗师的职业信心。
(二). 案例如何体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新冠肺炎疫情是全国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过对2020年1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下发《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的讲解与分析,突出心理危机干预对人们心理健康、生命价值的意义,使学生通过切身感受和经历理解生命的意义、价值,以及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及人文素养。
2.在党中央的带领下,中国在本次疫情中的表现卓越,并在国际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体现出大国精神,帮助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中国立场,勇挑时代担当,并在此过程中引入医生的职业精神、心理学专业价值,能够让学生自然的将爱国主义情怀倾注到自己的专业中去,坚定学习临床心理学知识技能的决心,坚定成为精神科医生及心理治疗师的职业信心。
二、课程思政案例内容
(一). 案例的引出
课堂活动1:(5分钟)
1.播放视频: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国。
2.播放照片:全国上下,齐心抗疫;“最美逆行者”支援武汉。
3.学生活动:体验感受+小组讨论: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你们有什么感受?什么想法?
4.元素融入:通过感受和经历,理解生命的意义及价值,理解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二). 案例内容
课堂活动2:(10分钟)
1.展示照片资料:全国精神科医生及心理学家抗疫
2.学生活动:讨论互动:
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学家都做了什么?
3.教师活动:介绍国家心理危机干预文件:2020年1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下发《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防控整体部署工作中。
4.学生活动:学习《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文件的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内容。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应当在经过培训的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实施。
一、组织领导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统一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组织和经费保障。
由全国精神卫生、心理健康相关协会、学会发动具有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经验的专家,组建心理救援专家组提供技术指导,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一协调下,有序开展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工作。
二、基本原则
(一)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以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伤害、促进社会稳定为前提,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推进情况,及时调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重点。
(二)针对不同人群实施分类干预,严格保护受助者的个人隐私。实施帮助者和受助者均应当注意避免再次创伤。
三、制定干预方案
(一)目的。
1.为受影响人群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2.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心理危机干预;
3.积极预防、减缓和尽量控制疫情的心理社会影响;
4.继续做好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
(二)工作内容。
1.了解受疫情影响的各类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及时识别高危人群,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如自杀、冲动行为等。发现可能出现的群体心理危机苗头,及时向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报告,并提供建议的解决方案。
2.综合应用各类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并与宣传教育相结合,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3.培训和支持社会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服务。
4.做好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治疗和社区照护工作。
(三)确定目标人群和数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人群分为四级。干预重点应当从第一级人群开始,逐步扩展。一般性宣传教育要覆盖到四级人群。
第一级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住院治疗的重症及以上患者)、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疾控人员和管理人员等。
第二级人群:居家隔离的轻症患者(密切接触者、疑似患者),到医院就诊的发热患者。
第三级人群:与第一级、第二级人群有关的人,如家属、同事、朋友,参加疫情应对的后方救援者,如现场指挥、组织管理人员、志愿者等。
第四级人群:受疫情防控措施影响的疫区相关人群、易感人群、普通公众。
(四)目标人群评估、制定分类干预计划。评估目标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识别区分高危人群、普通人群;对高危人群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对普通人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五)制定工作时间表。根据目标人群范围、数量以及心理危机干预人员数,安排工作,制定工作时间表。
四、组建队伍
(一)心理救援医疗队。可单独组队或者与综合医疗队
混合编队。人员以精神科医生为主,可有临床心理工作人员和精神科护士参加。有心理危机干预经验的人员优先入选。单独组队时,配队长1名,指派1名联络员,负责团队后勤保障和与各方面联系。
(二)心理援助热线队伍。以接受过心理热线培训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和有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经验的志愿者为主。在上岗之前,应当接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对心理援助培训,并组织专家对热线人员提供督导。
五、工作方式
(一)由精神卫生、心理健康专家及时结合疫情发展和人群心理状况进行研判,为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提供决策建议和咨询,为实施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人员提供专业培训与督导,为公众提供心理健康宣传教育。
(二)充分发挥“健康中国”、“12320”、省级健康平台、现有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和多种线上通讯手段的作用,统筹组织心理工作者轮值,提供7*24小时在线服务,及时为第三级、第四级人群提供实时心理支持,并对第一、二级人群提供补充的心理援助服务。
(三)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根据受疫情影响的各类人群的需求和实际困难提供社会支持。
元素融入:
爱国精神,为人民服务,舍己救人,救死扶伤。
授课内容:(15分钟)
内容1:
1.危机干预总体原则
①心理危机干预是救援工作的一部分,需多方协作。
心理危机干预要根据救援整体工作部署调整工作重点,心理危机干预队伍也要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给指挥部供决策调整参考。由于心理危机干预的重点依次是第一、二、三级人群,和医疗救援融合是接触这些人群的最好机会,过于强调心理危机干预的独特性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凭着热情或其他目的无序涌入并进行危机干预可能会引发救援秩序的混乱。
教学活动:疫情案例+讨论
元素融入:服从指挥,担当意识,大局观念,科学干预。
内容2:
②充分保护受干预人群的利益。
心理危机干预是为了恢复受干预人群的心理平衡状态,切不可为了“治疗技术需要”或其他任何原因而对受干预者带来新的创伤。严格保护受干预者的隐私,尊重他们的各项权益。
教学活动:疫情案例+讨论
元素融入:培养高尚的医德医风,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
内容3:
③科学的态度对待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不是万能的,只是众多救援内容之一,不是解决任何问题的万能钥匙,不能凌驾于其他救援内容之上,更不可因此影响当地社会和人们情绪的稳定。
教学活动:疫情案例+讨论
元素融入:科学态度,创新精神。
小结:
教学活动:
发布讨论主题:面对新冠疫情这样一个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为精神医学专业大学生,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元素融入:
三、分析讲解
(一). 重点分析:案例与本讲内容的关联度
本讲课的内容是“危机干预原则”,知识性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识记心理危机干预总体原则,课程思政的案例《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在2020年1月26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下发,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防控整体部署工作中,具体内容和本讲课的心理危机干预原则完全契合。课程思政案例同时也是课程专业知识的典型案例,专业知识和价值分析同步同向同过程完成。案例最后进行总结和升华,也同时提升了本讲课“危机干预原则”专业知识的站位和理论层次,即:其一,更好的理解人们心理健康、生命价值的意义,才能更好得掌握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通过切身感受和经历更深刻理解生命的意义、价值,以及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其二,更好的理解危机干预原则,就能更好的理解医生的职业精神、心理学专业价值,才能将爱国主义情怀倾注到专业学习中去,坚定职业信心。二者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上彼此契合,共同促进。
(二). 如何达成课程思政预期目标: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1.案例导入使用参与式课堂活动的方法,将学生带入亲身的经历体验中,使学生主动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思考,加深同学对心理健康维护的重视,并引出心理危机干预,把心理危机干预内容与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结合在一起,不露痕迹的将学生带入心理健康的思考中,为后面课程思政的开展做好思想准备。
2.使用国家下发的重要文件《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进行学习,将学生带入具体心理危机干预事件中,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心理健康维护的重要性,以及生命的价值。应用大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重大事件为案例,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心理学专业价值,并且感受深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及人文素养。
3.使用讲授法、案例法,通过对《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文件的学习,展示出国家对人民心理健康的重视,表现出党和国家政府在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处理中的责任和担当,同时,激发学生作为一名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责任感。在最后的总结性的讲授中,在宏观背景下将本案例提升到爱国主义、中国立场、时代担当的高度,进一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牢固的职业信心,激发学生持久健康的学习动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国家重任,砥砺前行。
☆ 四、教学设计 ☆
☆ 五、案例视频 ☆
感谢心理与精神卫生学院
彭焱老师供稿
教师发展中心
与您一路相伴